专注于有机肥设备生产与研发
联系通达
河南通达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地 址: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
    龙港开发区
联系人:18530928888
传 真:0371-64695899
您的位置:首页 > 媒体关注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茶产业绿色发展的“桐城样本”

来源:通达重工     发布时间:2018-06-23     点击:

 桐城市是桐城派故里、黄梅戏之乡,也是安徽名茶“桐城小花“的主产区。

  去年以来,该市通过实施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鼓励农民采取全施有机肥、有机肥+配方肥、畜-沼-茶、有机肥+水肥一体化、生草覆盖、种植绿肥等措施,减少化肥用量,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茶园生态环境,有力促进了茶产业提质增效。

  据桐城市农委主任谢益雄介绍,经过一年多的项目实施,示范区茶叶有机肥施用量增长21.43%;化肥施用量下降21.48%,茶叶质量明显变好、效益明显增加。

遴选实施主体突出“三个对接”

  桐城市地处大别山余脉,有着“三山三水三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自然风貌。“我市山区海拔较高,多云雾,适宜茶叶种植,茶产业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全市现有茶园总面积达到8.2万亩,涉及7个镇 (街道),茶叶年产值约4.8亿元。 ”桐城市种植业局局长方兴龙说。

  桐城也是畜牧生产大县,有机肥资源充足。全市有机肥资源总量达201万吨以上,以畜禽粪便、秸秆、菜籽饼、绿肥为主。规模化养殖水平高,比重达72%,畜禽粪便相对集中且处理能力强。现有有机肥生产企业2家,转化菜籽饼、秸秆、稻壳等农业废弃物能力强,年生产商品有机肥能力30万吨。

  “以往单纯追求高产的生产方式,导致化肥过量施用,不仅带来成本的增加,生态环境也亮起了‘红灯’。 ”方兴龙说,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是破解农业面源污染的现实选择,是促进农业节本增效的有效举措,是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按照项目要求,全市上下联动,细化工作方案,任务具体到人,层层压实责任,稳步推进项目实施。

  桐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召集农委等部门,专门听取开展情况汇报,市政府分管农业副市长全程参与和指导项目申报、实施方案编制等工作。市政府成立了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推进落实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组。专家组由安徽农业大学和省农科院的国家茶叶产业体系土肥、栽培方面的专家组成。市农委成立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工作小组,农委主任任组长,茶叶办、种植业管理局、畜牧局及相关业务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将工作责任细化每个关键节点、逐项落实到人。

  根据农业农村部、省农委工作部署和项目要求,该市先后制定了《桐城市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县实施方案》、《桐城市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方案》、《桐城市2017年中央财政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资金使用和补贴方案》等;按照统一、规范的要求,设置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标牌3个,明确创建目标、技术模式、行政及技术负责人等信息,强化责任监督,扩大宣传效果;在示范区内醒目地方涂刷标语,营造浓厚氛围;在5个技术攻关区统一设置标牌,明确创建目标、攻关内容、技术措施。

  2017年10月,通过各新型经营主体自愿申报、工作人员实地核查、工作小组会议审核通过的方式,遴选出桐城市香炉寨茶叶专业合作社等35家茶叶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安徽友源有机肥有限公司等六家有机肥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作为项目实施主体,共同参与项目实施。市农委与各实施主体签定协议,明确实施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六家有机肥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与茶叶实施主体签定服务协议;重点突出“三个对接”:种植大户与养殖大户有效对接、有机肥生产企业与种植大户有效对接、有机肥生产企业与养殖大户有效对接。

注重技术创新主推三大模式

  “施用有机肥,好处多多。但如果不注重有机肥的安全生产和科学施用,是达不到好效果的。 ”桐城市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专家指导组组长、安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教授马友华表示,要结合本地生产实际和有机肥资源特点,选绿色高效技术模式,注重技术创新。 “在这方面,桐城市是做得很好的。 ”

  项目实施方案确定后,该市就与安徽农业大学合作开展土壤样品采集,建立茶叶耕地质量固定监测点、土壤墒情监测点、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验基地。用第一手数据和资料,引导有机肥“精准落地”。随之,“通过征求茶叶种植实施主体、有机肥企业等方面意见,召开专家论证会,形成适宜于桐城实际的有机肥替代化肥主推技术模式。继而开展先导示范,为面上工作探索路子,提供经验。 ”桐城市种植业局副局长刘劲松介绍,去年在龙眠街道、黄甲镇的杨头村和水岭村等地,分三个不同类型采取整体推进方式,建立三个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区,示范面积1.6万亩,主要推广“全施用有机肥”、“有机肥+配方肥”、“畜-沼-茶”等三种技术模式。同时,重点创建“畜-沼-茶”、“绿肥+”、“茶+鸡”共生、“有机肥+水肥一体化”、“有机肥+配方肥”、“有机茶种植”等5个技术模式攻关区,面积1000亩。

  技物结合、农企合作、专家讲座、巡回指导、技术培训、现场观摩……一系列扎扎实实的行动,让技术模式走近茶农、植根茶园。

  “茶园增施有机肥,大有必要。我亲眼见证了有机肥增强茶叶抗病性及耐寒、耐旱的效果。年初一场大雪导致合作社茶园遭受严重冻害,有三分之二的茶树处于半枯萎状态。剪掉茶树的枯枝败叶时,心想今年茶叶收成是不指望了。没想到,3月底4月初,茶树迅速恢复生长,而且一天一个样。 ”位于龙眠街道黄燕村的桐城市一品茶缘茶叶合作社理事长胡孔杰感慨道,“今年茶叶产量、质量均有提升,平均每亩产干茶12公斤,比往年多1公斤,卖价每斤也多了几十元。 ”

  “以前我们茶园施肥以复合肥为主,辅施一点有机肥。去年11月,在市土肥站专家指导下,一品茶缘茶叶合作社483亩茶园全部深施了菜籽饼转化的有机肥,每亩用量为150公斤。这些有机肥由政府免费提供,我们茶农真是感激不尽! ”胡孔杰说。

  在黄甲镇石窑村的大山深处,桐城市双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此打造面积达500亩的连片茶园,专门种植白茶。公司负责人金少清曾在浙江杭州打工十多年,2015年返乡创业。“这片茶园是2015年10月开始建的,公司已投入600多万元。政府也给了很大扶持,先帮助修通了上山道路,去年又支持我们在茶园种植绿肥(三叶草)、运用水肥一体化技术。 ”公司负责人金少清介绍,三叶草生长量大,可防止水土流失,有利于改良土壤、培肥地力;还有抗旱保墒,降低夏季土壤温度,抑制其他杂草生长等多方面的好处。

显现多重效应实现“四个促进”

  “以前没有有机肥项目补贴的时候,我们也会用一部分菜籽饼肥。但是由于基地面积比较大,全部用有机肥量太大,用肥成本过高,而且将肥料运上山的人力成本也非常高,所以一直困扰着我们。从去年冬天开始,政府给每亩茶园施有机肥补贴360元,自己又掏了90元,让自家1000多亩茶园全部用上了有机肥。 ”在桐城市小花茶叶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张先友看来,增施有机肥,茶叶质量明显变好,发芽壮、色泽好、香气浓,每亩茶园的产量也比以前增加了近1/4,采摘期也延长了一周。

  “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的实施,显现了多重效应,促进了化肥减量增效、促进了有机肥资源利用、促进了产品品质提升、促进了土壤质量提升。结果是,茶农得到实惠,环境得到改善。 ”谢益雄说。

  ——示范区采用“全施用有机肥”技术模式面积4000亩、“有机肥+配方肥”技术模式面积12000亩、“畜-沼-茶”技术模式面积500亩,茶叶化肥施用量从2016年的17.32公斤/亩(折纯)下降到2017年的13.6公斤/亩(折纯),亩均减少3.72公斤/亩 (折纯),减幅21.48%。

  ——茶叶有机肥施用量从2016年的87.5公斤/亩 (实物量)提高到2017年的106.25公斤/亩,亩均增加18.75公斤/亩,增幅21.43%。通过购买服务方式,支持2家有机肥企业参与5家畜禽养殖户的粪污等资源化利用,采用补贴方式,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施用商品有机肥。 2017年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由2016年的75%提高到80%。

  ——示范区产品100%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农产品质量安全行业标准。示范区茶园全部通过无公害认证,绿色食品认证1000亩,有机认证1000亩。统一使用“桐城小花”母品牌,颁布了桐城小花茶安徽省地方标准,注册了 “桐城小花”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茶叶合作社、龙头企业建有生产销售记录,产品可追溯。

  ——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5%以上,酸化、盐渍化等问题得到初步改善。

  “下一步要加大扶持力度,加快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增加有机肥施肥用工补贴,引导农民就近就地积造有机肥;给予有机肥生产补贴,鼓励有机肥生产企业增强研发力度、参与的力度和深度;抓好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加大施肥机械引进补贴。还要加强对有机肥生产的质量监控。 ”谢益雄表示,将通过这些措施,把桐城农业“绿色发展”的牌子擦得更亮、叫得更响。

>>更多

常见问题

公司地址:河南省荥阳市龙港开发区
联系人:18530928888(微信同号)
版权:河南通达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营业执照信息公示  豫ICP备14003754号-16 豫公网安备 41018202000606号